与此同时,已经走了许久的刘白等人,也受到了老妖王出现而造成的影响。
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影响都是坏事,起码这次老妖王带来的不全都是坏事。
虽然已经尽可能的进行低估,但刘白却没有想到一群人的行进速度会这么的慢,第一天竟然只走了二十公里。
原因有很多种,比如说很多人都带了许多额外的物资。
一个人要背井离乡,家里边只要有点家业的都会尽可能的给他准备更多的物资,毕竟有一句话叫做穷家富路。
穷家富路虽然只是俗语,但是里边却是蕴含着无数年先辈们的行走经验,是不知道用了多少的血泪才总结出来的。
在家里边拮据一点是无妨的,因为能够积攒下更多的东西。
但一旦出门在外,行走在不熟悉的路上,随时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,这个时候没有东西来应对是非常的危险的,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。
所以,一旦要出远门,必须多带一些物资,这样才能增加生存概率。
当然,在现代,只要有足够的灵能点便可以随意的在任意的星域里边穿行,但性质其实依旧没有发生改变,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。
可正是由于很多人锅碗瓢盆都准备的过于精细,所以一路上的行走速度可想而知。
这也是刘白没有经验的缘故,对于每天行进的速度有了错误的预估。
在以往,刘白虽然也有过带大批人行进的记录,但那个时候,一是可以用各种各样先进的工具,二是所有人都是训练有素的经营,跟这种乌合之众根本没有可比性。
人类是上限和下限之间差距最大的种族,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不要由己推人,多带入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事情,不然轻则闹出笑话,重则误了性命。
比如说,有一个很有名又很可悲的笑话叫做“何不食肉糜?”
说的是有一年发生饥荒,百姓没有粮食吃,只有挖草根,吃树皮,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。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,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,大为不解。“善良“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,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“解决方案“曰:“百姓无粟米充饥,何不食肉糜?“(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,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?)
站在晋惠帝的角度,一国之君自然是不愿意自己的子民挨饿的,所以他也是苦思冥想想要解决子民们的困难。
思路也不能说是错的,晋惠帝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用别的食物来替代常吃的五谷。
“如果皇宫里边没有了粟米,我自己还能吃什么呢?”
晋惠帝肯定也是进行了一番深思熟虑力量,太过于珍贵的东西,他也没有去想,比如说山珍、海味,又或者珍禽、异兽。
因为他也知道,百姓们不像是他那样,能够随时随地的有各种各样的美味可以享受。
“那么有什么东西,是最容易获得的,哪怕再条件再不好的百姓也应该能吃的上的呢?”
想了许久,晋惠帝想起了从来不会被自己注意到的肉糜,也就是肉粥:“这东西这么常见,应该每个人都能够想办法获得吧!”
晋惠帝从来都不知道,原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能有这么大,真的会有人连肉粥都弄不到。
其实,站在后来的角度来笑他不食人间烟火是非常不对的,因为即使很多年后,也会有人说饥荒中的人实在太笨了。
自己如果在饥荒当中,首先可以吃的是鱼,随便挖点蚯蚓,弄个钩子便可以钓鱼。
又或者,山林里边到处都是动物,只要想办法去打猎除了顿顿吃肉有点腻之外,也没有什么缺点。
这些人就从来没有想过,什么叫做饥荒?
为什么会发生饥荒?
就拿最常见的旱灾来说,一旦发生了旱灾,可以肯定的是河流早就干涸断流了。
如果连河流都没有干涸断流,那又怎么能算是发生了旱灾?
不要小瞧人民群众的勤劳,哪怕河里边还有一滴水,他们都不会让庄稼渴着,而如果庄稼没有渴着,又怎么会发生旱灾?
所以一定是河水里边早就没有一滴水了,连水都找不到,想去抓鱼想都不要想。
更不要说,当土地都干涸的龟裂的时候,让饿的没有一点力气的灾民去挖地三天,也未必能够挖出来一个蚯蚓。
除此之外,山林里边一定也早就没有了任何吃的东西。
人都缺水,飞禽走兽们又上哪去找水喝,要么早早的逃走,要么就已经渴死了。
哪怕有着少量借助一些难以发现的水源苟延残喘片刻,也会很快被无穷无尽的灾民们找到吃掉。
饿红了眼的灾民们,甚至连地上的草、树皮,还有观音土都不放过,直接吞入肚中。
穷人在青黄不接时或灾荒年间,常常靠吃观音土活命;这种土可充饥,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,吃了以后腹胀,难以大便,少量吃不致命;尽管不会饿肚子,但由于没有营养,人还是要死。饥荒年代因吃观音土腹胀如鼓,无法排便,活活憋死之人不计其数。
可纵使如此,这种土的名字还是被叫做观音土,因为他能够让人在最饿的时候不那么的难受。
没有体会过这种饥饿的人,永远不知道饥饿的时候人有多么的难受,又有多么的不理智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诸天:我,内卷之王请大家收藏:(www.18xsorg.com)诸天:我,内卷之王18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